行业动态
市场分析
行业标准
技术资料
法律法规
设备资讯
生产运营
规划、设计、装修一站式建厂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生产运营

即食海鲜、香辣小龙虾等7种调味酱的配方和加工工艺汇总

发布日期:2023-03-10 点击次数:200 0
核心提示:即食海鲜调味酱、香辣小龙虾调味酱、传统鱼香味复合调味酱、藤椒酱、板栗调味酱、复水干红椒调味酱、猴头菇调味酱的加工工艺

  即食海鲜调味酱、香辣小龙虾调味酱、传统鱼香味复合调味酱、藤椒酱、板栗调味酱、复水干红椒调味酱、猴头菇调味酱的加工工艺

01、即食海鲜调味酱

 

  一、配方

 

  虾油15%、酱油5%、大蒜粉2%、白砂糖1%、鸡精0.5%、黑胡椒粉1.5%、姜粉1.5%、料酒5%、新鲜辣椒2.5%、虾头虾壳15%、黄原胶0.2%、牡蛎酶解液6%。

 

  二、工艺流程

 

  

 

  三、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原料验收

 

  选取新鲜,无病害,无污染的牡蛎和对虾。新鲜牡蛎开壳,取肉,清洗,搅碎均匀后分装于封口袋中,-18℃冻藏备用;新鲜对虾清洗干净,取虾头和虾壳,-18℃冻藏备用。

 

  2、酶解

 

  选用料液比为1:1(g/g)、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质量比2:1、蛋白酶添加量0.1%、酶解pH 值7.5、酶解温度60 ℃、酶解时间24 h的酶解工艺条件对牡蛎进行酶解,制备得到水解度55%的牡蛎酶解液。

 

  3、油炸

 

  虾头虾壳与大豆油的质量比为1:5,置于电磁炉上低温油炸至酥脆,过滤取出虾头虾壳。油呈现亮红色,具有良好的风味,称之为虾油。

 

  4、粉碎

 

  油炸过后的虾头虾壳经多功能料理机粉碎至细粉状,过40目筛网后放置备用。

 

  5、炒制

 

  调香锅中放入虾油加热至160 ℃左右,放入称量好的虾头虾壳搅拌均匀,之后加入酱油和料酒炒香。再放入辣椒、大蒜粉、白砂糖、鸡精、黑胡椒粉、姜粉拌匀炒制。再放入牡蛎酶解液和适量水拌匀,待煮沸后,缓慢加入黄原胶,混匀,熬制5 min 出锅。

 

  6、装罐将调味酱装入经过清洗的玻璃罐头瓶中,封盖。

 

  7、灭菌灌装的调味酱置于高压灭菌锅中,120 ℃灭菌10 min,冷却取出即为成品。

 

  02、香辣小龙虾调味酱

 

  一、配方

 

  菜籽色拉油21%、蚕豆辣酱25%、朝天椒粉12%、桂皮粉5%、大蒜8%、丁香粉1.5%、花椒粉3.5%、生姜3.5%、胡椒粉1%、孜然粉0.5%、洋葱2%、香醋5%、料酒5%、食盐6%、白砂糖3% 及味精3%。

 

  二、工艺流程

 

  

 

  三、操作要点

 

  1、原辅料要求

 

  生姜、大蒜、洋葱清洗干净,分别用多功能料理机打碎;朝天椒粉过40 目筛网;桂皮粉、丁香粉、孜然粉、胡椒粉及花椒粉过60 目筛网。

 

  2、炸香

 

  锅里下入菜籽色拉油,加热至150 ℃,放入打碎的生姜和蒜炸制3 min,等闻到香气浓郁时下花椒粉、桂皮粉、丁香粉、孜然粉及胡椒粉炸制2 min,期间要进行翻拌防止焦糊。

 

  3、调配

 

  煮制香辛料炸好后下入朝天椒粉、蚕豆辣酱、食盐和洋葱,加入朝天椒粉同等份量的水进行煮制,煮制温度达到100 ℃ 时保持10 min,加入味精、白砂糖、料酒和香醋,再煮制到100 ℃ 保持2 min 即可。

 

  4、装瓶

 

  将煮制好的酱料趁热灌入已清洗干净的瓶中, 旋紧瓶盖,冷却至室温后即为成品。


  03、传统鱼香味复合调味酱

 

  一、配方

 

  菜籽油50g;泡辣椒55g;姜末20g;蒜末15g;白砂糖17.5g;酱油8g;食醋20g;食盐3g;葱油5g。

 

  二、工艺流程

 

  原材料处理一混合一炒制一装瓶一冷却一成品一检验

 

  三、操作要点

 

  原辅料的预处理:泡红辣椒去蒂、同时去籽,剁碎成细末;生姜和大蒜去皮、洗净。

 

  切配:将泡辣椒、大蒜、生姜等原料剁成细末状备用,按照配方分别称量好原料和辅料。

 

  红油的炒制:为炒出红油且泡红辣椒不被炒煳,先将油烧热后把锅放在旁边冷却半分钟左右,投入红辣椒末。

 

  糖和醋的炒制时间点控制:将糖和醋称量好以后,严格把控放置的顺序和时间,糖的炒制时间需短,防止发生焦糖化反应,其次醋投入以后,应立刻关电磁炉,以免食醋挥发。

 

  装罐:洗好并烘干盛酱的罐子,冷却后装罐,操作时避免产品碰到瓶盖,留3mm的顶隙。

 

  成品管理:为避免调味酱与空气接触,装罐后将罐口密封。

 

  04、藤椒酱

 

  一、配方

 

  以15g藤椒果皮为基准,水与藤椒果皮的最佳比例为2∶1,白砂糖2.4g,食盐1.6g,白醋0.3g,白酒0.5g,植物油1g,羧甲基纤维素钠2g,D-异抗坏血酸钠0.16g;最佳杀菌条件在80~85 ℃保持20min;

 

  二、工艺流程

 

  

 

 

  三、操作步骤

 

  1、原料预处理

 

  选择颗粒饱满、颜色鲜亮有光泽的洪雅优质藤椒,经逆流水冲洗,去掉藤椒籽,避免影响成品的颜色。

 

  2、称量

 

  将配方所需的白砂糖、盐等材料使用分析天平精确至万分之一称好后,备用。

 

  3、捣碎

 

  以15g藤椒果皮为基准,将水与藤椒果皮以2∶1的比例,加入护色剂D异抗坏血酸钠用组织捣碎机捣碎2min,使其充分捣碎。

 

  4、过滤

 

  用1层纱布将打碎后的藤椒液进行过滤,使其口感更加细腻。

 

  5、调制

 

  将白砂糖、食盐、白醋、白酒、植物油混合均匀后,再与过滤好的藤椒汁混合,加入增稠剂,用电磁炉水浴加热30s,搅拌均匀。

 

  6、均质

 

  为了成品的稳定性和均一,使用无菌均质机在39 ℃对调配后的藤椒酱以280r/min均质30min。

 

  7、装瓶杀菌

 

  将调配均质好的藤椒酱,装入清洗干净的玻璃瓶内,经80~85 ℃、20min巴氏灭菌,冷却后即为成品。


  05、板栗调味酱

 

  一、配方

 

  板栗60 g(其中板栗丁40 g,板栗浆20 g)、黄豆酱15 g、白砂糖3.0g、辣椒粉1.3g、花椒粉0.6g。

 

  二、工艺流程

 

  

 

 

  三、操作要点

 

  选料、预煮、去壳:选用粒大、丰满、完好的颗粒,除去病虫害、霉变及未成熟的颗粒,将板栗倒入沸水中预煮7min后捞出、冷却,用小刀手工去壳及去皮。

 

  切丁、磨浆:将预煮后的部分板栗仁切成0.5 cm×0.5 cm×0.5 cm的丁状。另一部分板栗仁按照板栗仁:水为1:1.4的量加入磨浆机中,将板栗打成糊状,再经胶体磨细磨得到板栗浆。经多次试验可知,炒酱时,当板栗丁与板栗浆添加量之比为2:1时,对产品的品质有较好的效果。

 

  油炸:待油温升至120℃后,将板栗丁倒入锅内油炸处理6 min,然后捞出沥干油备用。

 

  炒制:文火炒制,待油温升至60℃时,将辣椒粉倒入锅中,同时加入适量花椒粉进行炒制,待辣椒炒出红油后,加入黄豆酱和板栗浆翻炒,再倒入经油炸处理后的板栗丁不断翻炒;然后加入白砂糖翻炒,待炒出酱香味后,停止加热(炒制时间共约6min)。

 

  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炒制结束后,起锅趁热装入净重161g的玻璃瓶中,水浴锅加热使其中心温度达到85℃,排气8 min,然后迅速旋紧瓶盖,在沸水中杀菌20 min。杀菌后的产品分段冷却至室温。




  06、复水干红椒调味酱

 

  一、配方及工艺

 

  干红辣椒与盐渍辣椒汁以1∶5比例混合,常温下复水 3 d,再添加 8%的大蒜、4%的生姜、12%的白砂糖,自然发酵 15 d后,杀菌、密封得产品。

 

  二、操作要点

 

  1、原料预处理

 

  选用完整无霉变的红辣椒,清洗、去蒂、烘干、冷却后,剪成1 cm 左右的段与盐渍辣椒汁以 1∶5的比例混合均匀,常温下复水 3 d。选用外观较好、没有发芽的大蒜,去皮、洗净、晾干表面水分备用。选用新鲜、肥壮的黄心嫩姜,洗干净,晾干表面水分备用。

 

  2、打浆

 

  将复水干红椒、盐渍辣椒汁、大蒜、生姜分别放入打浆机中,再添加定量的白糖、味精进行打浆,打好的浆汁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备用。

 

  3、杀菌

 

  将装瓶完成的辣椒酱进行杀菌处理,以便于长期保存,瓶装辣椒酱的杀菌条件为80 ℃条件下水浴杀菌20 min。

 

  用此配方制成的调味酱组织形态良好,酱体粘稠适中,料质均匀,色泽鲜红油润,咸、甜、辣味协调,风味独特,具有典型的辣椒香味和蒜姜香味,产品无论在外观颜色,还是在滋味、气味上都呈现良好的状态,是一款营养美味的调味食品。

 

  07、猴头菇调味酱

 

  一、配方

 

  以100 g猴头菇为基准,大豆油的添加量为50%,黄豆酱的添加量为90%,食盐的添加量为4%,白砂糖的添加量为0.5%。

 

  二、工艺流程

 

  原料的选取,洗净→预处理(复水、切丁)→过油→ 加入豆酱进行炒制→装瓶→排气→封口→灭菌→冷却→成品→理化检验与微生物检验。

 

  三、操作要点

 

  1、原料的选取

 

  挑选洁净、无霉变、无虫害的干猴头菇,优质干制后的猴头菇颜色为金黄色。劣质猴头菇因生长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其发苦。用清水将其菇伞和菇柄上的泥沙洗净,然后用流动的水清洗1遍。

 

  2、原料的预处理

 

  将选取的猴头菇置于一定量的水浴中,温度为50 ℃的条件下进行复水,浸泡3~4 h后取出,然后将其放入去苦浸提液中进行去苦,将其表面水除去后投入切丁机中进行切丁。切丁时保证颗粒小,且大小均匀。

 

  3、油处理将油温加热至120 ℃时,将切好的猴头菇菇粒放入油锅中进行炒制3~4 min,然后将其捞出沥油。此过程中要不断地翻动,使其受热均匀,并防止菇粒互相粘结形成块状。

 

  4、炒酱将油温加热至130 ℃左右,将豆酱加入其中并不断搅拌使其受热均匀,再将菇粒加入不断翻炒,炒出酱香为止,时间约6 min,最后加入调味料进行调味。

 

  5、装罐并排气趁热将其装入瓶中,并在高温的水浴中加热,保持高温进行排气并迅速拧紧瓶盖。

 

  6、杀菌将玻璃瓶在1010 kPa、121 ℃的条件下进行杀菌30 min。

 

  7、冷却灭菌后将产品进行迅速冷却,用流水冷却至室温即可。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设计、装修、施工一条龙服务
  • 找厂房
  • 找施工
  • 找服务

专业技术团队建厂设计整体解决方案

专属一对一客服为您提供免费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可以通过电话与我们联系

4008-715-360
找厂房
厂房信息
仓库信息
土地信息
园区信息
找设计
建筑设计
园区规划
工艺设计
消防设计
设计案例
设计资讯
找施工
建筑工程
钢结构工程
净化工程
机电工程
环保工程
产业园建设
暖通空调
EPC总承包
厂房建设
找技术
生产许可
安全环保咨询
运营咨询
知识产权
软件开发
建筑设计资质
新闻资讯
找设备
食品加工
肉类机械
食品通用
商用厨房
食品包装
检测仪器
建厂材料
找代工
食品加工机械
肉类机械设备
食品通用设备
商用厨房设备
食品包装机械
食品检测仪器
建厂配套材料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分析
行业标准
技术资料
法律法规
设备资讯
生产运营
行业专题
厂房专题
设计专题
工程专题
咨询专题
设备专题
食品专题
代工/贴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