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局:切实做好2022年秋粮收购工作
国家粮食局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深化粮食产销合作,加强政府间战略协作,通过举办产销洽谈活动、支持产销区企业深度融合发展等方式,推动区域间粮食高效顺畅流通。要建立健全市场化融资支持机制,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用好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硕果累累。在广袤的田野上,各类农作物陆续成熟、迎来收获。根据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当前,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处于乳熟至腊熟期,大豆处于鼓粒至成熟期。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玉米处于灌浆期,双季晚稻处于孕穗抽穗期,西南地区秋粮陆续开始收获。
全国大部地区秋粮长势较好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玉米、大豆和中稻等作物普遍进入灌浆成熟期,除南方地区局部受旱长势偏差外,全国大部地区秋粮长势较好,特别是占秋粮产量一半以上的玉米长势总体好于上年,夺取丰收有基础、有希望。
9月底,全国秋粮将陆续迎来大面积收获。“将通过分类施策,持续抓好秋粮后期田管,指导受旱地区加强水源调度,落实浇灌保苗、喷施叶面肥、灾后改补种等措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农情信息处处长朱娟介绍,在东北地区重点防早霜和北上台风;在黄淮海和西北地区抓好“一喷多促”、玉米适当晚收;在南方地区落实水稻增施粒肥、扩种晚秋作物,努力实现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非灾区多增产。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粮食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司司长郭永田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具有重要作用,要统筹抓好灌溉渠系、五小水利等配套设施建设。各地应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坚持建管并重,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
目前,我国小麦、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农机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牵挂。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抗旱保秋粮作出部署。“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农业农村部负责人表示,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早稻已经丰收到手,要毫不松懈抓好秋粮这个粮食生产大头,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据悉,政策扶持让种粮面积有保障。今年国家继续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均有所提高,三大主粮市场价格都比较好。针对农资价格上涨、种粮成本上升的情况,中央财政先后多次对实际种粮农民进行一次性补贴。同时,中央财政下达了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产粮(油)大县奖励等一揽子政策资金。国家还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让种粮收益有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