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10月1日起实施。标准规定,电子烟雾化物中的烟碱浓度不应高于20mg/g,烟碱总量不应高于200mg。对雾化物杂质和污染物中如重金属、砷等进行了限量要求。明确了雾化物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和最大使用量。并要求电子烟烟具应具有防儿童启动功能和防止意外启动的保护功能。届时所有水果味电子烟将下架,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只提供国标烟草口味电子烟和具有儿童锁的烟具。
目前在海外市场,以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波兰、澳大利亚、印尼、日本、埃及、马来西亚、韩国等这些国家的电子烟市场比较良好。新数据还显示,美国是最大的电子烟市场,价值103亿美元(相当于600亿人民币以上),其次是西欧66亿美元、亚太地区(44亿美元)和东欧(16亿美元)。较小的市场是中东和非洲,为4.9亿美元;拉丁美洲为1.22亿美元;大洋洲为1.18亿美元。大概36%在北美,30%在欧盟,亚太20%的比例。
电子烟相关企业数据
从电子烟相关企业数据来看,虽然近5年我国电子烟相关企业注销量逐年上升,但相关企业注册量也在以更快的速度上升。2019年新增电子烟相关企业0.98万家,同比增长69.27%。2020年新增2.62万家,同比增长167.89%。2021年新增8.41万家,同比增长221.27%。2021年内销市场规模145.0亿元,市场规模达255.2亿元。
中国电子烟行业出口市场规模庞大,2021年外销出口达1015.0亿元,预计2022年增长率为63.4%,市场规模达1658.8亿元。截至2021年,中国企业制造占全球电子雾化产能的95%以上,销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电子烟市场前景分析
国家烟草专卖局密集发布《关于规范电子烟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电子烟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细则》、《电子烟产品技术审评实施细则》、《电子烟产品追溯管理细则》四个实施细则和《关于对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核发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电子烟批发企业布局的指导意见》、《关于电子烟零售点布局和许可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三个指导意见。
包含了电子烟产业发展的政策目标、产业布局、供需管理、投融资管理、市场体系、市场监管、质量安全、技术创新、保障措施等各项内容。
根据《2021电子烟产业蓝皮书》数据显示,中国电子烟制造及品牌企业超过1500家,其中品牌企业有200家,规模以上(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企业共743家。此外,电子烟供应链和周边服务企业有近10万家,带动直接从业150万人、间接从业400万人。
同时,2021年电子烟国内市场规模(零售)预计为197亿元,同比增长36%;全球市场规模(零售)预计为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0%,三年复合增长率为35%。2021年中国电子烟出口总额达到1383亿元,同比增长180%。
近年来中国电子烟内销和出口市场规模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出口方面,2021年电子烟出口出现了“量价其升”。虽然近5年我国电子烟相关企业注销量逐年上升,但是电子烟相关企业注册量也在逐年上升,增速更快。
“电子烟”这项中国人的发明,已经悄然发展了20年,并创造了全球性的庞大市场。而电子烟从小众亚文化走向大众生活,却是6年前才开始的新趋:2018年国内换弹式电子烟产品兴起,同时调味电子烟快速成为市场主流,资本纷纷看好并投资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