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之屋燕窝研发投入是多少
近年来,有机构对多款即食燕窝进行测试后发现,燕之屋、同仁堂、康富来等品牌的产品,97%以上是糖水及增稠剂,营养价值不如鸡蛋和牛奶。
2019年-2021年,燕之屋广告宣传费分别为1.87亿元、2.37亿元、2.67亿元。2019年-2021年燕之屋的研发分别为1874.24万元、1766.42万元、1894.6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7%、1.36%、1.26%。
燕之屋业绩一览
从燕之屋业绩表现来看,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6月,燕之屋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2218.60万元、94465.27万元、129425.79万元和70656.06万元,同期,净利润为6330.66万元、7869.84万元、1.22亿元和6425.47万元。
燕之屋的招股书中显示,目前,燕窝行业大量中小品牌重营销推广忽视研发创新,跟风推出与知名品牌产品名称、包装、工艺类似的同质化产品,通过营销渠道和价格进行竞争,在市场调研、消费者分析、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造成行业内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十分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我国燕窝行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国燕委发布了《2020燕窝行业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我国燕窝行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燕窝市场总体呈现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增长格局,我国燕窝进口量从2016年的41.5吨升至2020年的340.4吨,2020年中国燕窝消费市场规模约达4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3%。
2016年-2020年,我国燕窝进口量从41.5吨升至340.4吨,5年增长7倍,呈现爆发式增长。
燕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
我国燕窝市场规模已经连续9年增长,2020年达到400亿元的规模。燕窝行业有千亿级市场的潜力,未来燕窝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应当随着行业的成熟、产品的多元化、企业业态的多样化等,逐步划分出不同的消费群体,让每一个层次的消费者都能匹配到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燕窝产品。
近年来,随着燕窝进口政策的不断松绑、各项利好的出现以及电商的兴起,燕窝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燕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但是,同业竞争激烈,依然存在销售通路受阻、资源和资金缺乏、信息不透明、缺少专业培训等问题。业内人士呼吁,尽快推动行业标准出台,扩大行业和品牌影响力,及时了解行业政策新规,加强同业交流及资源对接,参加专业知识和营销培训。
我国是燕窝消费大国,进口量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合法进口的燕窝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目前,我国燕窝消费主要呈现:1、从最初的干燕窝为主到以即食为主再到现在的鲜炖为主;2、消费人群年轻化和全国化等两个趋势。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6400家燕窝相关企业中,有35%的相关企业为个体工商户;另外,六成以上的燕窝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值得注意的是,21%的燕窝相关企业曾出现过经营异常,另有100多家企业曾受到过行政处罚或有严重违法行为。这100多家企业较多分布在福建、广东两省,且主要于2012~2017年间成立,批发和零售业占比近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