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玉米需求高涨,玉米播种面积、产量、进口量都呈现显著增长。预计在消费升级和政策利好下,我国玉米产业前景持续向好。目前,我国玉米市场供需整体处于紧平衡状态,2021/22 年度实现增产,进口量有所减少,需求因饲用需求支撑有望维持高位。
玉米直接或间接用作饲料部分至少占70%以上,饲用玉米消费是玉米消费的第一大户,而生猪养殖是饲料玉米消费的第一大户。因此本文从玉米角度来剖析中国饲料行业原材料市场。我国玉米在各地区的种植分布却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种植带。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主要有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等省份,这8个省份玉米播种面积占到全国总播种面积的66%左右。
玉米下游需求主要分为三大块,其中饲料方面占比超70%,其他二块分别为深加工方面和食用等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达4332万公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06万公顷,同比增长近5%。从国内玉米市场形势来看,短期内国内玉米需求将保持较高涨的趋势,预计2022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进一步增至4588万公顷。随着40多年来,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和人才积累,新品种研发层出不穷,新技术提升与时俱进。近年来,赤藓糖醇、聚乳酸等符合国家营养健康、绿色环保的新品种不断涌现,并快速实现规模化量产;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产品收率、能耗等指标不断优化。
近年来,国家审定要求门槛的降低以及绿色通道和联合体的建立,促进了玉米品种的快速审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国审+省审)审定玉米品种数量2363个。虽然审定品种较多,但推广面积大的品种较少,适应性和抗性有待提高。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的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玉米用作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的比重渐渐增加,而作为口粮消费的比重逐渐减少。
玉米的用途相当广泛,目前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而发达国家的玉米使用率高达80%。不仅如此,玉米籽粒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生产玉米淀粉,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的,在发达国家,玉米淀粉加工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生产行业。利用玉米可生产出纯度超过99.5%的无水乙醇,将它与汽油以恰当的比例混合,能使汽油更加充分地燃烧,减少污染物CO和SO2的排放,从而改善大气环境。由于玉米浑身都是宝,全球玉米的消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消费量达117794万吨。
2021年玉米收获面积为20677万公顷,同比上升3.86%。全球玉米产出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全球玉米产出率为5.89吨/公顷,影响玉米产出率高低的因素有品种、种子质量、播种期、种植密度、肥水管理、病虫害、气候因素等。全球玉米产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21年玉米产量达到121876万吨。
玉米生产在不同地区有着明显的空间布局变化。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空间布局呈“北增”趋势,北方地区玉米的播种面积和产量连年递增,为我国粮食增产做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玉米生产的迅速发展,加重了北方地区的环境压力,造成了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不断优化玉米生产空间布局、调整玉米生产结构对保障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我国作为玉米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玉米的产量和播种面积逐年递增,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加工业、畜牧业等产业对玉米需求的逐渐增大,玉米的消费量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为了满足玉米的消费需求,应当大力发展玉米生产。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饲料安全和促进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