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电商行业如何
当前,我国农产品电商行业头部效应明显,市场集中度较高,电子商务的动态竞争和产品快速迭代的不稳定性对市场竞争力不足的特色农产品销售极为不利。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牌虽数量众多,但存在两个突出问题:首先是农业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总体水平不高。
农产品电商简单的说就是农产品+互联网。农产品电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将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地球村,改变农产品交易方式。
据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和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农业品牌目2020年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和影响力指数数据显示,在首批入围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参评的107个农产品品牌中,农业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有限。其次是品牌同质化严重,欠缺独特发展模式。对农产品电商这一领域来说,一方面由于市场投资的热风,农产品电商品牌近年来发展快速扩张,孵化出了众多同质的市场竞争者;另一方面是每年数十家电商企业亏损倒闭。对于农产品电商来说,有保障的供应链渠道和高质量的资源配置才能吸引消费者买到具有高性价比的商品。然而,众多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产品种类、服务体验以及配送方面的特点并不突出,这种没有独特发展特点、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模式,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上持久延续。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5年中国农产品电商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农产品电商市场分析
疫情之下,电商扶贫加速推进,农产品电商平台各显神通,取得不菲业绩。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项煌妹表示,电商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业态,对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列出两组数据:一是就业数据,2020年全国有5425个淘宝村、1756个淘宝镇,这些淘宝村和淘宝镇在阿里平台的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店铺有296万个,提供直接就业机会828万个,成为我国农村就业新动力。二是农产品销售数据,过去8年阿里巴巴平台助农销售农产品1万亿元。2014年,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项目,2019年设立大农业办公室,聚合20多个涉农业务,在生产、加工、流通、金融等领域建设数字基建与传统基建相结合的“乡村新基建”,探索和落地数字农业模式,帮助农民真正富起来。
根据商务部2022年1月27日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速加快2.4个百分点。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221亿元,同比增长2.8%。“数商兴农”深入推进,农村电商“新基建”不断完善。
有关人士指出,农产品电商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呈现出四大趋势:一是数字化从餐桌延伸到土地,数据成为新型农业生产要素。二是数字技术弥合东西部差距,西部农产品电商搭乘新基建进入快车道。三是近场电商改造农产品供应链带动鲜花首次进入销售品类前十。
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村电商业态类型不断丰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万亿元;新增乡村创业带头人100万人,带动一批农民直播销售员。